神农架白化动物之谜
刘祖炎
刘祖炎
神农架是片神奇的土地。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这片32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人们陆续发现许多白色奇异动物,被称为“野人”之谜外的第二大谜,引起国内外科学家高度重视。
在神农架被发现的第一只白色动物是白熊。1954年,神农架林区田家山药材种植场的一名药农李孝满,在菜籽垭林中采药时,偶然在熊窝中捉到一只刚足月的小白熊,被武汉中山公园卖去饲养,供游人观赏。1977年6月中旬,林业管理局林业队的几个伐木工人又在幽深的洞穴里发现了熊窝,窝里有一只小白熊,全身白毛如细绒一般,颈和肩的毛较短,上唇和鼻端呈淡红色,眼睛也是红的,头长尾短,两耳竖立,性情温顺,貌如大熊猫,它高兴时直立起来手舞足蹈,有时还模仿人的动作,十分逗人喜爱。神农架白熊,先后捕获过四五只,当地山民叫“过山熊”,它一般行走不定,长期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的箭竹丛中,以食野果竹笋和箭竹叶为主。它的体形又似黑熊,脸比黑熊短,但视觉比黑熊强,没有冬眠的习惯,常在雪地里寻找食物,当地人称它为“猫熊”,而山外人则称它为“神农白熊”。
1977年,在神农架林区九冲乡的东沟村发现了一条白蛇;1980年6月,新华石屋头村农民田映松在自家的猪圈内几次发现白蛇;1987年4月,神农架林区奇异动物考察队队长、探求“野人”之谜的研究者胡振林在酒壶坪林场发现一条长约1米的白蛇;1992年6月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老君山管理所所长周功柱又在管理所的厨房后面发现白蛇,这条蛇长有3米,粗约10厘米,浑身雪白,背上有三条清晰的黄色条纹,正在一块岩石上面酣睡。当地农民幽默地说:“白娘娘终于现了原形”。
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在这个神奇动物王国里,人们除发现有白熊、白蛇外,还发现有白猴、白獐、白喜鹊、白蛤蟆、白麒麟、白乌鸦、白黄鼠狼等奇异动物,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这种奇怪现象使动物学家们惊诧不已。
古今中外的人们曾发现过白色奇异动物,据《中国上古史演义》载:商周时代封王囚禁武王,周臣散宜生为求和,以两只“天然全身雪白的狐”作为进献之礼。《史记·周本纪》说,周穆王征犬戎时,“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醒世恒言》第2l回中描绘吕洞宾“朝骑白鹿升三界,暮跨青鸾上九霄”。庐山五老峰后屏山的白鹿洞记载,唐朝李渤养的一只白鹿,将袋和钱挂在鹿角上,可到街上买纸投书。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有“别君去兮何时归,且放白鹿青崖间”的诗句。清乾隆16年蒙古吉必滚达赖把一只白狍子当成贡品贡给清王朝,皇帝把它敬养在宫中达12年之久。另有江苏官吏贡给一只白乌鸦,皇帝还御赐了一只鸟笼。可见古人把珍奇白色动物视为神灵宝物。它们在现代仍为自然界一大奇观。前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塔洛尼克国营农场出生一头白毛水牛,被动物园征去逗引游者络绎不绝。另外象印度的白虎、台湾和云南的白猴等,都倍加引人瞻目。
但是,古今中外还无一处在相同时间、同一区域发现象神农架这样众多的奇异白色动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动物学家们曾提出过种种推断,有人认为这些白色动物是由于动物的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种遗传病变,即“白化症”。可是生物基因突变的机率只占有万分之一,而神农架白色动物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朱靖曾来神农架对白色动物进行过科学考察。他认为,白色动物可能是由于动物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白化现象。他说,所谓白化现象,就近代而言,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致使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近亲交配而出现的退化现象。但也有人认为,神农架的白色动物既然在很远的古代就有了,又比其它地方数量多且集中,不大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白化现象。
因此,有人主张应将神农架白色动物定为动物新种。这方面的动物学家已向湖北省科委及神农架林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利用神农架现有的白色动物繁育动物新种。如果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这项试验获得成功,将是一项震惊世界的科研新成果,并可以彻底解开神农架的白色动物之谜了。目前,神农架已着手配套建设动物园和科研考察基地,其它设施也逐步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白化动物之谜”定会演绎出一个科考的神奇故事。
在神农架被发现的第一只白色动物是白熊。1954年,神农架林区田家山药材种植场的一名药农李孝满,在菜籽垭林中采药时,偶然在熊窝中捉到一只刚足月的小白熊,被武汉中山公园卖去饲养,供游人观赏。1977年6月中旬,林业管理局林业队的几个伐木工人又在幽深的洞穴里发现了熊窝,窝里有一只小白熊,全身白毛如细绒一般,颈和肩的毛较短,上唇和鼻端呈淡红色,眼睛也是红的,头长尾短,两耳竖立,性情温顺,貌如大熊猫,它高兴时直立起来手舞足蹈,有时还模仿人的动作,十分逗人喜爱。神农架白熊,先后捕获过四五只,当地山民叫“过山熊”,它一般行走不定,长期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的箭竹丛中,以食野果竹笋和箭竹叶为主。它的体形又似黑熊,脸比黑熊短,但视觉比黑熊强,没有冬眠的习惯,常在雪地里寻找食物,当地人称它为“猫熊”,而山外人则称它为“神农白熊”。
1977年,在神农架林区九冲乡的东沟村发现了一条白蛇;1980年6月,新华石屋头村农民田映松在自家的猪圈内几次发现白蛇;1987年4月,神农架林区奇异动物考察队队长、探求“野人”之谜的研究者胡振林在酒壶坪林场发现一条长约1米的白蛇;1992年6月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老君山管理所所长周功柱又在管理所的厨房后面发现白蛇,这条蛇长有3米,粗约10厘米,浑身雪白,背上有三条清晰的黄色条纹,正在一块岩石上面酣睡。当地农民幽默地说:“白娘娘终于现了原形”。
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在这个神奇动物王国里,人们除发现有白熊、白蛇外,还发现有白猴、白獐、白喜鹊、白蛤蟆、白麒麟、白乌鸦、白黄鼠狼等奇异动物,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这种奇怪现象使动物学家们惊诧不已。
古今中外的人们曾发现过白色奇异动物,据《中国上古史演义》载:商周时代封王囚禁武王,周臣散宜生为求和,以两只“天然全身雪白的狐”作为进献之礼。《史记·周本纪》说,周穆王征犬戎时,“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醒世恒言》第2l回中描绘吕洞宾“朝骑白鹿升三界,暮跨青鸾上九霄”。庐山五老峰后屏山的白鹿洞记载,唐朝李渤养的一只白鹿,将袋和钱挂在鹿角上,可到街上买纸投书。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有“别君去兮何时归,且放白鹿青崖间”的诗句。清乾隆16年蒙古吉必滚达赖把一只白狍子当成贡品贡给清王朝,皇帝把它敬养在宫中达12年之久。另有江苏官吏贡给一只白乌鸦,皇帝还御赐了一只鸟笼。可见古人把珍奇白色动物视为神灵宝物。它们在现代仍为自然界一大奇观。前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塔洛尼克国营农场出生一头白毛水牛,被动物园征去逗引游者络绎不绝。另外象印度的白虎、台湾和云南的白猴等,都倍加引人瞻目。
但是,古今中外还无一处在相同时间、同一区域发现象神农架这样众多的奇异白色动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动物学家们曾提出过种种推断,有人认为这些白色动物是由于动物的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种遗传病变,即“白化症”。可是生物基因突变的机率只占有万分之一,而神农架白色动物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朱靖曾来神农架对白色动物进行过科学考察。他认为,白色动物可能是由于动物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白化现象。他说,所谓白化现象,就近代而言,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致使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近亲交配而出现的退化现象。但也有人认为,神农架的白色动物既然在很远的古代就有了,又比其它地方数量多且集中,不大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白化现象。
因此,有人主张应将神农架白色动物定为动物新种。这方面的动物学家已向湖北省科委及神农架林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利用神农架现有的白色动物繁育动物新种。如果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这项试验获得成功,将是一项震惊世界的科研新成果,并可以彻底解开神农架的白色动物之谜了。目前,神农架已着手配套建设动物园和科研考察基地,其它设施也逐步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白化动物之谜”定会演绎出一个科考的神奇故事。
(1995年9月14日《旅游导报》第239期 )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